柯、郭兩人都宣佈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
李尚福因俄羅斯軍售案遭華府打入制裁名單,今年6月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安全會議時,迴避和美國防長奧斯丁(Lloyd Austin)接觸,當時握手已是雙方最密切的互動。這篇文章進一步表示,要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注重在重大演習、聯合訓練、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中考察幹部,真正將那些「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去」的幹部識別出來、選準用好。
李尚福原本預計10月在北京主持一項國際安全會議,並於11月代表人民解放軍前往雅加達出席區域防長會議。有的蠻幹亂幹、不按規律辦事,造成工作失誤等。路透社報導,外交人士和分析家指出,日益增加的不可預測性恐影響其他國家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領導階層的信心。新聞來源 中國防長李尚福也告失蹤 外界對習近平治國疑慮增(中央社) 中共軍報:有共軍幹部亂作為不作為 要能上能下(中央社) 延伸閱讀 中國防長李尚福失蹤多日,分析:恐步秦剛後塵,中國官場數十年「存量腐敗」防不勝防 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失蹤恐成「秦剛第二」?台灣學者:中國軍事不穩,習近平正邁入高度集權 中共火箭軍高層遭整肅凸顯向美洩密傳聞,「外行領導」恐弱化習近平核武野心 中共火箭軍前高層遭反腐整肅,學者:新任司令員及政委「外行領導內行」,共軍實戰存隱憂 習近平親信「空降」管理火箭軍,是整肅打貪還是「攻台」時間近了?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莊嘉穎指出:「鑑於解放軍在台灣和東海附近的活動升高,以及在南海增加準軍事行動,此時軍中人事改組恐引人關注,因為這類行動可能製造潛在的意外、升級和危機風險。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中國防長李尚福也告失蹤,外界對習近平治國疑慮增 (中央社)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失蹤多日,成為中國近來一連串高級官員人事動盪中的最新一起,隨著北京對內部安全的鎮壓勝於國際事務的參與,引發外界對習近平治國不確定性的疑慮。金正恩與普亭13日於俄羅斯的東方太空發射場(Vostochny Cosmodrome)舉行會談,會後未公開共同聲明等會談成果,但金正恩暗示為俄烏戰爭提供支援、以及普亭表示可協助北韓開發人造衛星等言論,讓外界推測俄羅斯與北韓很有可能展開進一步軍事及經濟合作。
以下是他將帶回的部分禮品,未來將存放在「國際友誼展覽館」,這個博物館典藏北韓3代領導人收到的禮物。也有分析認為北京當局並不樂見俄朝強化合作,甚至對俄羅斯未來可能與北韓合作的方式保持懷疑態度。綜合《路透社》與《法新社》報導,金正恩的俄羅斯遠東之旅從12日開始,引發了西方擔憂,擔心遭孤立、擁有核武的平壤當局會為莫斯科當局提供武器,用於俄國在烏克蘭的戰爭。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金普會落幕 專家:北京態度將影響中俄朝合作走向 (中央社)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訪俄行程剛落幕,時隔4年多與俄羅斯總統普亭的會談引發外界關注與猜測。
《北韓中央通信社》報導稱,金正恩「在圓滿完成拜訪俄羅斯聯邦的正式友好訪問後」即將回國,他還祝願「俄羅斯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南韓國立外交院教授表娜俐分析,俄羅斯確實需要武器,但俄方是否真的會那麼輕易地交出北韓所需的尖端軍事技術仍是問號。
南韓外國語大學國際區域學院教授康埈榮則指出,俄羅斯與北韓都受到國際社會譴責、制裁,才選擇合作,中國沒有理由選擇加入,且會避免因此讓美國抓到把柄,同時保留與美國合作的空間。在美日韓高度警惕俄朝領導人會談,並多次示警俄朝軍事合作將嚴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等國際規範同時,作為俄羅斯與北韓最大貿易夥伴兼政治盟友的中國,目前對這次金蒲會仍未做出明顯表態,但已馬不停蹄開始安排與美國、俄羅斯的雙邊峰會,很有可能造成世界局勢進一步變化部分意見認為,北韓與俄羅斯關係強化,將更加確立中俄朝對抗美日韓的「新冷戰局勢」。俄國媒體報導,濱海邊疆區(Primorsky)行政首長柯佐米亞科(Oleg Kozhemyako)贈送金正恩一套專為突擊行動設計的現代輕量防彈衣,這套防彈衣可保護胸部、肩部、喉嚨、和鼠蹊部。
她也認為,中國並不樂見金正恩與普亭會談,俄朝合作關係要擴大至中俄朝三方合作更需要相當時間。美國批准對韓國50億美元F-35戰機軍售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金正恩結束訪俄行返北韓,獲贈步槍軍事無人機 (中央社)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今天將從俄羅斯啟程回國,他將攜回俄羅斯東道主贈送的禮物,包括一枝步槍、一雙太空飛行員手套、和數架軍事無人機,這些禮物本身就違反了聯合國的制裁。南韓國立外交院教授表娜俐分析,俄羅斯確實需要武器,但俄方是否真的會那麼輕易地交出北韓所需的尖端軍事技術仍是問號。
北韓大學院大學教授梁茂進指出,金正恩與普亭會談雖可能引起美日韓在政治、外交、軍事上的施壓,但預期效果不大。新聞來源 金正恩結束訪俄行返北韓 獲贈步槍軍事無人機(中央社) 金蒲會落幕 專家:北京態度將影響中俄朝合作走向(中央社) 延伸閱讀 金正恩結束6天訪俄行,官媒稱兩國關係進入「嶄新鼎盛期」,韓媒:中俄北韓可能舉行峰會 普亭與金正恩會晤究竟談了些什麼?專家:國際制裁已為他們建立了一道「防火牆」 普亭會晤金正恩約2小時,暗示俄羅斯可協助北韓打造衛星。
學者預期,中方可能藉此機會向國際社會表明相關立場。克里姆林宮先前曾表示,普亭計畫在年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觸,外界預測普亭出席10月舉行的一帶一路論壇時與習近平會談的可能性最大。
俄國官媒《塔斯社》(TASS)報導,普亭還贈送金正恩一雙曾進入太空的太空服手套。綜合《路透社》與《法新社》報導,金正恩的俄羅斯遠東之旅從12日開始,引發了西方擔憂,擔心遭孤立、擁有核武的平壤當局會為莫斯科當局提供武器,用於俄國在烏克蘭的戰爭。以下是他將帶回的部分禮品,未來將存放在「國際友誼展覽館」,這個博物館典藏北韓3代領導人收到的禮物。《北韓中央通信社》報導稱,金正恩「在圓滿完成拜訪俄羅斯聯邦的正式友好訪問後」即將回國,他還祝願「俄羅斯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南韓外國語大學國際區域學院教授康埈榮則指出,俄羅斯與北韓都受到國際社會譴責、制裁,才選擇合作,中國沒有理由選擇加入,且會避免因此讓美國抓到把柄,同時保留與美國合作的空間。在美日韓高度警惕俄朝領導人會談,並多次示警俄朝軍事合作將嚴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等國際規範同時,作為俄羅斯與北韓最大貿易夥伴兼政治盟友的中國,目前對這次金蒲會仍未做出明顯表態,但已馬不停蹄開始安排與美國、俄羅斯的雙邊峰會,很有可能造成世界局勢進一步變化。
也有意見認為,金正恩可能也會參與這次論壇,或是在年底前訪中,若金正恩出席論壇,可能促成三方會談。也有分析認為北京當局並不樂見俄朝強化合作,甚至對俄羅斯未來可能與北韓合作的方式保持懷疑態度。
根據北韓官媒,「國際友誼展覽館」於1978年開館,包括超過100個陳列室,其中展示了來自200多個國家、超過11萬5000件物品。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塔斯社指出,金正恩還收到5架自殺式無人機和一架在烏克蘭戰爭中廣泛使用的Geranium-25無人偵察機。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長達12小時的會談結束後,馬不停蹄前往莫斯科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會面,還為此排開原訂的聯合國大會行程,除協商中俄峰會日程,王毅與拉夫羅夫將在會談中討論最高層級合作、強化在國際上的合作、俄烏戰爭等問題。
比起加入軍事合作,中國與俄羅斯、北韓比較可能採取踩邊線的經濟合作。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金普會落幕 專家:北京態度將影響中俄朝合作走向 (中央社)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訪俄行程剛落幕,時隔4年多與俄羅斯總統普亭的會談引發外界關注與猜測。為牽制中俄朝合作關係,美國可能嘗試改變與中國的衝突局勢,在俄方積極推進習普會同時,王毅與蘇利文的長時間對談也提高了外界對習近平於11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上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雙邊會談的期待。專家指出,北京當局的態度將成為決定中俄朝合作及「新冷戰局勢」走向的重要關鍵。
但實際合作深度,以及俄朝關係強化對中俄朝陣營的影響,專家分析仍眾說紛紜。金正恩與普亭13日於俄羅斯的東方太空發射場(Vostochny Cosmodrome)舉行會談,會後未公開共同聲明等會談成果,但金正恩暗示為俄烏戰爭提供支援、以及普亭表示可協助北韓開發人造衛星等言論,讓外界推測俄羅斯與北韓很有可能展開進一步軍事及經濟合作。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北韓官媒曾表示,「國際友誼展覽館」典藏品的規模和重要性足以媲美巴黎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Museum)
花旗集團(Citigroup)首席亞洲經濟學家Johanna Chua表示,中國迄今為止的政策反應,可能會讓國家走上日本化的道路,中國整體經濟成長前景的放緩幅度,可能比日本更大。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官方不採取更有力的行動,中國可能會陷入與日本類似的長期經濟低迷。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新聞來源 美媒:中國面臨內外部挑戰 經濟困境恐比30年前日本更甚(中央社) 延伸閱讀 「帶貨一哥」李佳琦失言風波,意外折射了中國經濟下行與青年失業困境 美學者傅泰林:中國不會因經濟陷衰退而對台動武,但會對外部威脅加強震懾 中國9城全面取消住宅限購、近30城鬆綁,分析:中國經濟未見底,部分指標仍處低檔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大大減緩中國的經濟成長。報導最後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意識形態上,反對政府擴大對家庭和消費者的支持,他把這種支持貶斥為「福利主義」。
而日本直到2008年,也就是泡沫經濟破滅近20年後,人口才開始下降。且當局近年來一直在整頓民營部門,在意識形態上似乎不如當時的日本政府那麼傾向於扶持經濟。
但報導也說,中國的一些指標較當年的日本為佳。要使中國經濟增長重回正軌,需要在財政、貨幣和房地產政策方面,協調採取更多寬鬆措施。
這些問題包括,中國人口已加速高齡化,且人口數自2022年起轉而下降。而中國加強控制資本市場,意味著人民幣大幅升值的風險很低,而不像日圓般長期面臨升值壓力。